正规配资炒股平台

你的位置:股票杠杆炒股平台_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_正规配资炒股平台 > 正规配资炒股平台 > 千年渔歌出好戏 非遗传承谱新篇


千年渔歌出好戏 非遗传承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02-19 11:38    点击次数:193

  10月29日至30日,在惠东县举办的平海古城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上,首部惠东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作为压轴戏登场大放异彩,赢得掌声阵阵。

  从宋代唱起、传承至今的惠东渔歌,在几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仅重回“寻常百姓家”,而且不断登上音乐剧舞台等大雅之堂演出,如今越唱越新潮,擦亮惠州非遗文化名片,谱写文化自信自强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首部惠东渔歌剧采用原生态曲调演唱

  “白丝丝,白丝丝,白丝丝,白丝丝,我叫阿哥免相思……”10月29日晚,荣获岭南新音乐金奖、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惠东渔歌三重唱《白丝丝》,与惠东渔歌五种原生态曲调《疍家组歌》登台演出,在平海古城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惊艳亮相。

  该文化艺术节还特别设置了渔歌专场文艺晚会——10月30日晚,歌舞《踏浪双月湾》、独唱《我的家乡好风光》、原生态渔歌演唱《一对龙虾藏礁洲》、渔歌自弹自唱《明朝洪武年间》等渔歌节目接连上演。

  作为渔歌专场文艺晚会的压轴戏,惠州首部惠东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自10月24日成功首演后再次与观众见面,曾经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渔歌曲调引发广泛共鸣,赢得掌声阵阵。

  该渔歌剧由惠东县平海渔歌艺术团编剧、演出,团长李福泰向记者介绍,《渔村里的故事》全部采用原生态惠东渔歌曲调进行演唱,在创新改编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惠东渔歌原有的曲调与风格,希望为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惠东渔歌演出,让更多观众领略惠东渔歌的非遗魅力。

  “昔日疍家苦和难,今日渔家五代同欢。世上醉美疍家人,天下美景双月湾……”当老一代和新一代传承人同台唱响惠东渔歌原生态渔歌后,疍家老太林海婴90岁寿筵拉开序幕,渔村里关于亲情、爱情和家国情的一系列故事徐徐展开。

  这场五代同堂的寿筵本来众人道贺、其乐融融,却因曾孙女徐欢男友刘军的到来而气氛急转直下。因徐欣在岸上拉大网捕鱼,作为海洋执法人员,刘军给未来大舅哥送来罚单,从而引发爱情和亲情的强烈冲突。

  这时,90岁的林海婴出面调解,将疍家渔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海向岸、奔向美好生活的时代变迁娓娓道来,说服徐欣、刘军冰释前嫌,并带徐欣到渔民新村找到开游艇的新出路。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能听到的惠东渔歌,真的很好听!”在惠东沿海长大的观众王女士说,渔歌就是一部渔家史,有历史、有故事、有曲调,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好素材。

  记者注意到,当原生态渔歌演唱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体现出观众对惠东渔歌的尊重和认可,充分彰显本土文化自信自强。

  值得一提的是,该渔歌剧前后历时三年打造而成,主创团队及演出队伍主要由惠东渔歌传承人、惠东优秀音乐教师、惠州歌舞剧院演职人员和本地音乐爱好者组成,可谓惠州惠东本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精品。

  “这部剧主题鲜明,情节紧凑,演员入情入戏,用本土非遗演绎当地渔村振兴的故事,就是用自己的音乐讲自己的故事,展示了平海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魅力,充分彰显了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的艺术感染力,可圈可点。”文旅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在观演后给予高度评价。

  惠东渔歌不断登上大雅之堂

  从宋代唱起、传承至今的惠东渔歌,老少传唱、张口就来,二次创作、有口皆碑,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全国众多渔歌中的头一个。

  时代在变,惠东渔歌的魅力不减。今年,惠东渔歌的传承发展迎来重大突破,不仅两次登上音乐剧和渔歌剧舞台,而且成立了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暨国家非遗“惠东渔歌”创作演出基地。

  今年4月,取材于惠东疍家渔民故事的惠州大型岭南渔歌音乐剧《渔家》公演,通过新潮的音乐剧演绎传承千年的惠东渔歌,真实再现渔家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生活变迁,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据介绍,这是惠州首次将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搬上音乐剧舞台,为全国首部以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为基础创作的音乐剧,在题材内容和艺术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民族化探索和创新,打造成为具有惠州特色的文艺精品。

  “《渔家》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享受。”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词作家陈晓光出席了《渔家》首演式并观看演出,在他看来,惠东渔歌是传统的、原生态的,音乐剧则是外来的、时尚的,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惠州基层文艺工作者通过努力,将惠州特有的渔歌音乐呈现在音乐剧舞台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值得肯定和鼓励。

  当惠东渔歌遇上中华曲艺,两种优秀传统文化发生激情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以中国曲艺家协会原主席、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代表的艺术家正在不断探索。

  今年6月3日,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暨国家非遗“惠东渔歌”创作演出基地在惠东双月湾挂牌。姜昆曾多次来到惠州深入当地采风,在他看来,惠东渔歌作为当地的国家级非遗广为人知,和中华曲艺一样同为优秀的文化遗产。

  唱响千年渔歌,振兴中华曲艺。姜昆表示,他将联合活跃于大湾区的说唱艺术家们,共同打造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为曲艺家提供创作平台的同时,举办更多曲艺演出、宣传推介活动,将传唱于南海的惠东渔歌发扬光大,让中华曲艺繁荣起来。

  事实上,惠东渔歌如何传承发展,牵动着惠州社会各界的心。今年初,在惠州市两会上,惠州市人大代表邱汉文提出《关于支持平海渔歌保护传承与挖掘的建议》。

  “如今,惠东渔歌在音乐制作上稍显简单粗糙,无法充分展现惠东渔歌的魅力和音乐价值,在渔歌的推广上也缺少表演舞台、场地和资金投入。”邱汉文建议,惠州要建设渔歌表演剧院与研发基地,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演出,设立渔歌创作专项基金,打造渔歌文化品牌,让惠东渔歌不止墙内开花墙外唱,还要遍地开花、代代相传,唱响新时代。

  ■相关

  惠州第八批

  34个市级非遗

  项目正在公示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提升,去年以来,惠州市启动开展了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经各县(区)各单位推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组评审研究,惠州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共有34项,目前正处于向社会公示阶段。

  在这34项市级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项目数量最多,占23项,民间文学占1项,传统音乐占2项,传统舞蹈占2项,传统戏剧占1项,传统美术占1项,传统医药占2项,民俗占2项。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共有18项关于惠州地方特色食品的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客家咸鸡、多祝冷粉、惠东擂茶、巽湾鱼饼、横河大笼粄、麻陂肉丸、罗浮山豆腐花、沥林扭生等美食均在其中。

  作为传统音乐入选的博罗湖镇大鼓始于宋代,每逢嫁娶、添丁、买灯、祠堂建成、入伙、开市等喜庆活动,当地村民擂鼓打锣相贺,沿袭成俗至今。其“千锣百鼓”表演在2016年创造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有着湖镇大鼓助威的湖镇上灯作为民俗同步入选,每年大年初六是湖镇上灯的好日子,添丁的村民组成“接灯”队伍,敲锣打鼓去“接灯”。新丁妈妈“灯头婆”身着喜庆的旗袍,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看,湖镇上灯成为东江流域规模最大、保持传统最完整、最热闹的春节节目之一。

  来自惠东县的稔山女子白字戏作为传统戏剧入选,它融戏剧表演、音乐说唱、舞蹈动作和舞美布景为一体,地域性特色浓郁。始创于1955年的稔山镇大墩村女子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女子白字戏剧团,近10多年来受邀在各乡镇巡回演出300多场,所到之处观众赞叹连连。



上一篇:华夏时评:万亿特别国债 放大稳经济能力决心
下一篇:公募密集出手自购 长线增量资金加速入市